返回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先锋榜样

秦应林:小技改里的“大智慧”

发布时间:2025-3-21 10:38:00  阅读数:1221

去年,天能濮阳公司开展“提案改善群策群力,精益智造人人献策”活动。技改先锋“秦司令”秦应林,是制造一部负责人,他持续推进精益改善机制,鼓励职工钻研小技改,不到一年制造一部开发出100余项节能减碳技术。这些技改创新,在应用中发挥大作用,秦应林与团队共同获得“精益提案一等奖”。

省时省力,提高生产效率

新春订单旺,装配段出货忙,切刷机和铸焊机等关键设备运转时间长,负荷量大,故障率上升,且生产过程中有些物资浪费。

秦应林说:“精益生产,离不开每位员工的智慧与努力。”为提高产能与品控,他常常深入现场,了解生产实际情况,鼓励一线职工钻研改造和创新。

在他的动员下,制造一部开发出切刷机钢丝刷设计、铅粒收集、极板重量管理、和膏质量改善等节能减碳技术。这些技改创新,解决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磨合问题,提高生产效率,既快速便捷,又省时省力。

精益改善,推进节能增效

近两年,濮阳公司极板段将原有小单元作业,升级为自动化全链路作业。与此同时,也存在着合膏机精确控料、密度稳定性、冷凝器自清洁等,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。

为推进节能增效,秦应林带领技术骨干对设备“望闻问切”,连续数日蹲守极板车间。他们一起钻研,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捋清楚,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干,有理的解决到位,无理的解释到位。 

精益改善后,极板车间实现供料、监控、防护等全流程智能化改造,设备准确性、稳定性与一致性提高,生产效率提升20%,产品合格率提升5%以上,年节省成本上千万元。

秦应林积极投身天能数智化实践,13年来从技术骨干成长为制造部负责人。这次精益改善活动他全程参与,感触良多,他说:“新设备新技术引入后,会有些‘水土不服’,要多到生产一线走走看看听听问问,才能进一步细化标准、加强监督、激励创新,为天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。”